课堂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下雨天我会想你 > 13、第二场雨
    余澄每天睡觉前都会习惯性地切到小号,刷刷空间,看看贺颂之有没有发什么动态。

    她自己只有他和“宁静致远”两个好友,感觉发什么都会显得刻意,就干脆不发动态,只给贺颂之点赞。

    两个人这些天也没什么私下的联系,就维持着空间的“点赞之交”而已。

    没想到,自己百密终有一疏,居然忘切号了。

    不过,这条说说好像也没透露什么重要信息。应该...不会掉马吧。

    她这么想着,低下头去,看到手机上又多了两条消息。

    居然是贺颂之私发给她的。

    【贺颂之学长:学弟,我突然觉得,你拍的照片角度有点眼熟。】

    【贺颂之学长:我们好像一个小区。】

    余澄的心跳好像停住了一刻。

    她重新点进自己拍的那张照片。

    双手放大。

    天哪,她怎么把离学校最近的小区门拍上去了......

    她只能装作很自然地回复他:“哈哈,是吗,好巧。”

    来做核酸的人又渐渐多了起来。

    余澄也不敢摸鱼了,赶快认真地投入工作中。

    九点半,人流量达到了最大的时候。

    做核酸的队伍排得极长。

    队伍一点一点往前移动。

    余澄发了许久的贴纸,也觉得有些无聊。就不自觉地向后看去。

    看着看着,就瞥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贺颂之今天穿了件白色的羊毛大衣,里面搭了件浅米色高领羊绒衫。还围了条灰豆沙色的围巾。

    ......很精致了。

    不过,他今天的发型倒是没怎么打理。碎发垂在额头前,显得有些慵懒。

    好看是好看。但余澄真的怀疑,这人不冷吗?

    有点冷。

    贺颂之表面看着淡定,内心却止不住这么想。

    家里地暖很给力,穿着单薄的家居服也不觉得冷。

    他今早正写着历史小作文,写着写着就上了头,忘了看时间。

    一看做核酸的时段就快过去了,他随便从衣柜里抽了几件衣服,一套就下来了。

    直接忘了被他挂在衣架上的羽绒服。

    贺颂之迫切想找点什么转移注意力。

    目光不觉落在了眼前那个正走来走去,维持着队伍纪律的男孩。

    他鼻子冻得有些红,显然是在那里站了许久了。

    一个有些无厘头的念头忽然在贺颂之心中冒了出来。

    甘南寻和自己是一个小区的,今天又起的格外早。

    再结合昨天空间动态里有加的高一师妹吐槽:“垃圾一中,放假也不让人休息。寒假还非让人做什么志愿者。大大的唾弃!”

    他懂了。

    那个男生来来回回地转着,又走到了队伍最前面,与余澄相隔不远。

    发贴纸的间隙,余澄不自觉看了眼贺颂之。

    他居然也在看她的这个方向。

    是巧合吗......

    会不会,他对她,也有着什么特殊印象呢。

    队伍行进的很快。

    贺颂之做完核酸,走到了余澄面前。

    松陵统一发放的贴纸是一大张。上面有很多小方块状的贴纸。

    为了让大家方便一点,余澄不厌其烦地把每一张贴纸都弄的微微翘边。这样对方手指一碰到胶,就能够快速地拿下来了。

    贺颂之手指轻轻在翘边上一掀,将它随意贴在自己另一只手的手背上,转头就走。

    全程都没有多看她一眼。

    余澄:“?”

    她还以为,他们起码会打个招呼。

    下一秒,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贺颂之转头快速向他所在的单元楼方向走,还不忘对那个男生志愿者说了句“加油。”

    噢,原来是碰到熟人了,所以心情激动啊。

    看着贺颂之的身影渐渐远去,余澄也不再多想。继续专心投入工作。

    说好的十点,却被一些睡懒觉十点才赶来排队的人硬生生磨到了十点半。

    终于下班了。

    余澄活动了下已经站麻了的腿。

    这感觉...真的挺酸爽的。

    她正发愁着怎么回家,就听见那个男生志愿者“哒哒”跑了过来。

    男生一脸震惊:“同学,你听到了吗?!”

    余澄:“啊?什么?”

    男生继续激动道:“刚刚跟我说加油的男生,你知道是谁吗?高三的文科年级第一贺颂之啊!他居然主动和我说话!”

    余澄从他这话中听出了一丝不对劲:“你们...不认识?”

    男生:“我有他企鹅号,不过...这应该也算不上认识吧。加上之后连话都没说过。”

    嗯。

    还没我强。

    不过贺颂之为什么要对他说加油?

    余澄看了看男生通红的脸,心下了然。

    嗯,贺颂之只是善良,想要鼓励一下敬业的小学弟罢了。

    她刚刚有些低落的心情突然就好了起来。

    自己裹得严实,没怎么受冻。

    那么他没关注到自己,倒也很正常。

    余澄点点头:“挺好的。”

    她和男生一起去了物业,把学校要求收回的志愿证明表盖上了章,就此分别。

    回到家,余澄洗完手,消完毒,拿出手机。

    贺颂之居然在九点五十一的时候又给她发了条消息。

    【贺颂之学长:天气冷,注意保暖。】

    余澄目瞪口呆。

    敢情他这温柔,是批发的啊!

    不过,等她回过神来,又想起了早上贺颂之在她动态下的评论。

    【贺颂之学长:我们好像一个小区。】

    所以他...是把那个男生,认成了“甘南寻”吗?

    一种奇异的感觉悄悄爬上余澄的心口。

    有他认错人的遗憾、没看到自己的难过。

    但更多的...还是窃喜。

    即使她隐藏了身份,他也有在关注她......

    *

    春日和煦,一中终于如愿以偿,顺利开了学。

    在开学补上的上学期期末考里,余澄并没有考好。依旧是班级二十多名。

    一中向来重理轻文。因此高一上学期只有期末才考文科三门。并且每门只占四十分。

    期末排名是不算文科在内的。但算了之后,余澄的排名会达到班级第八名。

    韩康安又照例来找余澄谈话。

    “余澄,你分析一下你的成绩,觉得能看出来什么?”

    余澄想了想,不知道韩康安是什么意思,试探着问:“可能,说明,我适合学文?”

    韩康安笑了笑:“哈哈......余澄,其实,我一直有在观察你。我觉得你还是挺有文科思维的。”

    “但我觉得,不到万不得已,你要不还是别学文了。学文实在是没什么前途。学理才好找工作。”

    余澄点点头:“嗯,我会努力的。但是目前,我还是准备学理科。”

    她这么说着,心里却不由得想。

    难道学文就真的没有前途吗?

    爸爸、贺颂之、还有她曾经在书中看到过的许许多多有风骨的文人们......

    很多选了文科的人,在亲身力行地告诉她,选择这条路也能闪闪发光。

    甘茯苓对于她看书的态度大大松动,这让余澄思考起了另一种可能。

    她难道真的就要和冰冷的数字和符号打一辈子交道了吗?

    有没有可能,她也能和自己所热爱的东西相伴一生?

    半个多月后,韩康安又在班里提起了“文科思维”这个词。

    不过,用的却是嘲讽的语气。

    “同学们啊,想学文科的慎重点啊。如果你怎么都学不懂理科,这就说明脑子死板僵硬。但记忆力还不错。这种情况下就是有文科思维。赶紧收拾收拾,早点学文去吧。”

    余澄满眼的不可置信。

    他怎么能这么说话?

    一时间,上高中以来的落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心中不平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余澄忽然就有一种冲动。

    其实,她也不是非要学理。

    下了晚自习后,余澄稍稍冷静了一些。

    选科影响她的专业选择与职业路径,如果再严重点来讲,可能会改变她的人生道路。

    她必须慎重选择。

    想了又想,余澄还是在某一天晚自习下了之后打开了与贺颂之的聊天框。

    【。:学长,你当初,为什么要选文科?】

    一个小时后,高三的晚自习下了。

    贺颂之依旧回复的很快。

    【贺颂之学长:嗯...总的来说,原因很复杂。】

    【贺颂之学长:一方面,我自己的确是更喜欢人文方面的东西。高中这么辛苦,感觉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很难坚持下去。】

    【贺颂之学长:另一方面呢,可能就比较现实了。未来就业上,我比较想学金融。我文理成绩差不了多少。但如果学文科的话,可能更容易帮助我实现理想吧。】

    【。:嗯嗯。】

    余澄想了想,又继续打字。

    【。:学长,那学文科,是真的没有前途吗?】

    【。:我身边的老师、同学,大家都这么觉得...网上不是还说,文科生的上一个春天是宋朝吗。(笑哭)(笑哭)】

    【贺颂之学长:这就要看,你对前途是什么定义了。光明的前途指的是什么?是钱多还是名声好?我个人认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追逐自己的理想,就已经很有前途了。】

    【贺颂之学长:另外,每一个行业都有二八定律。做到顶尖是不会差的。我们都是顶尖中学的学生,不要妄自菲薄啊。】

    【。:好...学长,我们高一结束就要选科了。我现在很纠结。该怎么办?】

    【贺颂之学长:学弟,我也不太了解你的情况,没办法给你具体意见。但我觉得,你可以综合一下自己的爱好、目前的成绩和未来的规划好好分析一下。这是你自己的未来,没有人能替你做决定。】

    【贺颂之学长:如果说到未来规划的话,你可以加几个已经上大学或者工作的学长学姐了解一下他们的专业和就业情况。你要是需要的话,我认识几个人,可以把他们推给你。】

    他回想了一下自己高一的时候,就是去找他们都咨询了一遍,基本上对自己未来的路径有了基本认知,因此在选科方面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纠结。觉得这个方法还挺有用的。就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了小学弟。

    【。:谢谢学长...但是,还是不用了。】

    余澄不是内向过了头,不愿意和人接触。

    只是,她突然明白——

    如果要说理想,那么她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确定的答案了。

    她想要追随爸爸未竟的道路,学历史。